鄭州大學出版社與信陽農林學院共同舉辦食品類專業教育教學創新發展與新形態數字教材建設研討會
2024-06-26 來源:鄭州大學出版社
為繼續深化食品類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加強食品類專業新形態數字化教材建設及學科發展,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食品類產業提質增效,6月20至22日,由鄭州大學出版社和信陽農林學院共同舉辦的食品類專業教育教學創新發展與新形態數字教材建設研討會在信陽召開。
教育部食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江南大學教授夏文水,信陽農林學院副校長易軍鵬,鄭州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期刊中心主任孫保營,以及來自省內外的廈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北京農學院、徐州工程學院、河南工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二十余所高校食品類專業的院系領導、專業負責人、行業專家學者,我社營銷發行中心主任吳昊、數字資源與樣書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黃世昆,理工分社總編輯袁翠紅、編輯王媛等共6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開幕式由信陽農林學院黨辦主任、教務處處長雷振山主持。
易軍鵬代表信陽農林學院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各位專家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新形態數字教材建設等方面深入交流,開拓思路與視野,共同促進食品類專業創新發展。
孫保營在開幕式上介紹了鄭州大學出版社近年來快速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同時他表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本次食品類專業新形態數字教材建設研討會必將為未來食品類教材的數字出版創造更好的機遇,也為編寫出具有實用性、先進性、新穎性的新形態數字教材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張劍、河南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任廣躍的主持下,5位專家分別作了主題報告和新形態數字建設交流報告。
夏文水以“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課程教材建設與實踐”為題作主題報告,他強調了專業課程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并以《食品工藝學》教材為例分享了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與要求。福建農林大學張靈玲教授以“農林特色、數字賦能——國家一流課程《生物化學》數字教材創新”為題作線上視頻報告,她詳細介紹了課程背景、數字教材建設歷程、數字資源整合及相關思考。孫保營以“高校教師教學科研與成果出版”為題分析了當前高校教材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系統闡釋了高校教師開展科學研究的必然要求及對策,詳細介紹了學術論文出版、學術圖書出版、高校教材出版的要件、規范、出版體例和出版流程。信陽農林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榮榮作了題為“教育數字化背景下的課程建設——以《釀造酒工藝學》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為例”的報告。她解讀了我國教育信息化邁向數字化轉型新階段的相關政策和2024年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同時以《釀造酒工藝學》課程為例,闡釋了教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黃世昆以“新形態數字教材發展趨勢、編寫規范及出版方案”為題,系統介紹了新形態數字教材的內涵及發展趨勢,并詳細說明了新形態數字教材的編寫規范要求和出版方案。
會后,與會人員一同參觀了文新茶葉科技園、信陽農林學院校史館、大別山生物多樣性標本館、耕讀文化和鄉村振興展覽館,并針對教育教學經驗、食品類新形態數字化教材編寫及主參編人員的遴選等事項進行座談交流,初步達成了出版合作意向。
本次會議的召開,為深化食品類課程教學改革、加強食品類教材建設、促進食品類教學成果的出版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社與信陽農林學院共同舉辦食品類教材建設會議
專家作主題報告
參會專家認真聆聽報告
部分參會領導專家合影留念
撰稿:袁翠紅、王媛
審核:孫保營
上一篇:鄭州大學出版社黨委舉辦2024年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
下一篇: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磷肥與復肥》獲批更名為《生態產業科學與磷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