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出版社舉辦《2021年河南文學作品選》新書發布會
2022-08-19 來源:鄭州大學出版社
8月18日下午,由鄭州大學出版社、河南省文學院共同主辦的《2021年河南文學作品選》新書發布會在出版社一樓會議室舉行。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河南省文聯原副主席、省作家協會原主席田中禾,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鄭州師范學院校長孫先科,河南省文學學會副會長、河南省社科院文學所原所長衛紹生,河南省小說研究會會長、河南省文學院原副院長墨白,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南飛雁,河南省文聯《南腔北調》雜志主編饒丹華,《大觀》雜志社社長、總編張曉林,《牡丹》雜志主編王小朋,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勇,專業作家、河南省文學院辦公室主任陳宏偉,鄭州師范學院副教授孔會俠,鄭州大學出版社黨總支書記、董事長汪流明等出席會議。會議由鄭州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孫保營主持。
汪流明在致辭中,首先對蒞臨新書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表示歡迎和感謝,他介紹了鄭州大學出版社近年來快速發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特別是人文社科圖書出版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并指出了《2021年河南文學作品選》的出版對出版社選題和業務走向的價值和意義。
河南省小說研究會會長墨白在講話中談到,作家隊伍的成長需要文學編輯的發現、推介和培養,這都要以出版為依托。書籍的編輯和出版可以把編輯家、出版家的知識背景、文化修養、個性氣質與作家、社會結合起來,進而形成對話和互動的審美共同體。《河南文學作品選》為當下河南文學乃至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可靠、詳實的文本與資料。同時,他對鄭大社連續兩年出版《河南文學作品選》給予充分肯定。
隨后,田中禾、孫先科、衛紹生、墨白、南飛雁、汪流明、孫保營等一起為新書揭幕。
在座談會上,與會的領導、專家、作者就新書首發展開研討。田中禾認為,從策劃立意上來說,這套書著眼于歷史,充分考慮了出版圖書的知識性、流行性和經典性,打造出了文學精品,具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孫先科認為,出版社在出版書籍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出版對當代作家個案化研究的內容,還可以對河南籍學者的作品進行搜集、整理和出版,不能把眼光僅僅局限在國內,還可以關注河南籍作家在國外的相關成就。衛紹生、南飛雁認為,這套叢書對于河南文學的研究和創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孔會俠、張曉林、饒丹華、王小朋、李勇、陳宏偉等也都先后發言。
“河南文學作品選”是由河南省文學院承擔的文學年選項目,由河南省文學院院長何弘主持,省內多位有實力的作家、評論家參與編選。自2015年啟動該項目以來,每年出版6卷,共出版42卷。該叢書旨在展現年度“文學豫軍”取得的創作實績,助推河南文學事業發展,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質精神產品。叢書一方面體現了這個階段河南文學創作的走向與實績,幫我們厘清了河南文學創作的現狀與作家隊伍的構成,為現階段的河南文學乃至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可靠、詳實的文本與資料;另一方面,年選的編選工作體現了編選作家的奉獻精神,發現、推介和培養了新一代作家。
2020、2021年度“河南文學作品選”由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2021卷具體為:中篇小說卷(南飛雁編)、短篇小說卷(姬盼、陳宏偉編)、小小說卷(張曉林編)、詩歌卷(馮杰編)、散文卷(葛一敏編)、評論卷(孔會俠編)。所選作品均在國內公開發行的報紙或期刊(文學刊物、學術刊物等)發表過,部分作品發表后又被有影響力的刊物轉載。《2021年河南文學作品選》較為全面地展現了河南作家的年度創作實績以及“文學豫軍”達到的新高度,所選作品根植于社會現實,生活氣息濃郁,創作風格多樣,既選出了代表性作品,又兼顧了河南省代表性作家。
近年來,鄭州大學出版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總結河南發展的生動實踐,挖掘中原文化的豐厚底蘊,推出了一批具有長遠意義、代表河南水準的文學精品,形成了鮮明的出版特色。出版的《中國棉》榮獲河南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出版的《此山此水此地》入選2020年度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重點創作項目;在河南省首屆“出彩中原”薦書大賽中,《此水此山此地》《四十七個深圳》《兩宋王朝史》等多種圖書榮獲“豫版好書”優秀獎及提名獎;在鄭州市第二十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評選中,共評出獲獎圖書五部,其中鄭大社出版圖書占三部,包括長篇小說《明明如月》、長篇紀實文學《潤物細無聲》和中短篇小說集《面膜》;另外,長篇小說《明明如月》也榮獲鄭州市作家協會首屆優秀作品獎(排名第一)。鄭大社系列文學精品的出版,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領導專家共同為新書揭幕
在座領導和專家開展新書出版研討
鄭大社出版的《2021年河南文學作品選》
(撰稿:趙常信;審核:孫保營)
上一篇:鄭州大學出版社黨總支組織黨員干部到中原出版博物館等參觀學習
下一篇:鄭州大學出版社與鄭州大學三附院“支部聯建 共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