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政壇中,袁世凱始終是個腳踏實地的實干家,中國近代的許多重大改革都與他關系密切,如創建新軍、廢除科舉、興辦教育、開埠通商等等。然而袁世凱的一生,又正處于中國變革轉型期的初端。雖然兩千年帝王專制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就曾終結在他手上,歷史的航船駛入了新的海域,但是袁世凱卻像迷霧中的船長,終于還是沒能引領那只航船駛向正確的航道。
百年歷史,轉瞬即逝。我們如今在說袁世凱是個悲劇人物的同時,又不能不認真思考這個悲劇人物所賴于生存的土壤和環境。他出生的那個年代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社會步入痛苦的變革轉型期的開端。因此袁世凱一生中所走的每一步,都可以理解為艱難的探索之旅,其中透露出的諸多困惑與迷茫,正是這一百年來中國人需要面對的困惑與迷茫。
轉眼袁世凱去世就要一百年了。斯人已遠去,大河日夜流,歷史不斷地翻開新的一頁。本書試圖側重于從袁世凱家族文化的淵源入手,分析解剖袁世凱及其后裔生存的土壤。家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是社會的基礎,是社會的一種組織形式,中國社會正是在以家庭為單位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有人說,天下就是以家的方式結構而成的。這句話不無道理。也正因為如此,今天我們通過項城袁氏這個特殊家族的百年歷史來了解中國人的生存環境,也就有了另一種現實的意義。
全書共分十二章。第一章敘述了項城袁氏家族先祖一百余年篳路襤褸的艱辛創業史;第二至四章扼要講述了袁世凱的生平遭遇;第五章講述了與袁世凱政治聯姻的幾樁婚姻;第六章講述了袁世凱五個同胞兄弟的身世及其后代的故事;第七、八、九、十章分別講述了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二兒子袁克文、五兒子袁克權、六兒子袁克恒的家世故事;第十一章講述袁家騮的遭遇及身世;第十二章講述其他袁家后代的遭遇及身世。
用所謂成功學的思維來考察,項城袁氏家族(尤其是袁世凱)無疑是失敗的。袁世凱的一生因為稱帝而遭受世人百年唾罵,家族后裔為避禍而紛紛隱居,有的甚至改名換姓,茍且一生。然而先賢的智慧掩埋在荒草塵土中,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被后人默默傳承。袁世凱的后代中,后來還是崛起了以袁家騮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項城袁氏家族的品質傳家、薪火相承,還會一代代傳承下去。
張永久,1954年生于湖北宜都,武漢大學作家班畢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委員。曾下鄉插隊,當過工人、統計員、編輯、刊物執行主編、報社主編等。曾在《書屋》、《時代周報》、《環球人物周刊》、《長江文藝》、《小說界》、《看歷史》、《百家講壇》等報刊發表作品若干,出版著作十余部。近年來專注于歷史題材寫作,有多部作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