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家族對中國現代文化、科技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馮友蘭兄妹三人。長兄友蘭是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為中華民族哲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哲學思想融中西哲學而自成體系,反映了中西哲學交流的趨勢;弟弟景蘭為地質教育家、礦床學家、地貌學家,中國近代礦床學的奠基者;小妹沅君是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代有影響的女作家之一,著名的文學史家、教育家。其他如宗璞、鐘豫、鐘蕓、鐘越等,也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驕人的成績。該家族之所以人才輩出,成就卓然,是與其優良的家風分不開的。
趙金鐘,男,河南信陽人,中共黨員,漢族,河南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學士。大學畢業后分配至信陽師范學院任教,曾為河南省教育系統學術技術帶頭人。湛江師范學院教授。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研究工作,系統講授過《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新詩研究》、《當代詩歌美學》等課程。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新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