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是一個復雜的歷史進程。許多人類社會都積極參與了這一進程,任何一個地區(qū)的主宰都只是暫時而非永恒的現(xiàn)象。本書旨在對這一進程進行公允的論述,作者期望,在盡可能尊重人類浩瀚歷史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的同時,也關注西方的崛起, 因為西方是近幾百年來世界歷史上最具有主導性的地區(qū)。不過,作者并沒有將關注點完全傾注于西方,他也充分關注其他地區(qū)的人們的貢獻,這不僅僅限于1500年以前的時期——當時世界的幾大文明中心都位于亞洲,還要關注顯然已經開始了多極化發(fā)展的當下。
許多世界史的作品傾向于通過強調知識、政治視角或近來的社會視角來書寫歷史,在本書作者看來,這種做法的代價是缺乏足夠的細節(jié),成為編年史的籠統(tǒng)論述。故而,本書試圖寫作一本較為周全的世界史,按照時間順序展開論述,并兼及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宗教史、知識史、文化史和軍事史。
作者簡介:
威廉姆?J. 杜克(William J. Duiker),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亞學名譽教授。學術興趣極為廣泛,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族主義和亞洲革命,其作品Ho Chi Minh:A Life(Hyperion2000)曾提名2001年普利策獎。
杰克森?J. 斯皮爾沃格(Jackson J. Spielvogel),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歷史學名譽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史、納粹德國史和西方文明史,代表作有Western Civilization等。
譯者簡介:
易丙蘭, 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xiàn)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教學科研工作。
第一部分
最早的文明以及帝國的興起(從史前時期到公元500年) 001
第1章 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005
第2章 古代印度/037
第3章 古代中國/066
第4章 古希臘文明/096
第5章 最早的世界文明:羅馬、中國、絲綢之路/129
第二部分
文明新格局(500—1500年) 163
第6章 美洲/167
第7章 中東的萌發(fā):伊斯蘭教的興起/192
第8章 非洲的早期文明/222
第9章 南亞和東南亞的文明進程/249
第10章 古代中國的繁榮/277
第11章 東亞各國:早期日本、朝鮮和越南/305
第12章 歐洲的形成/328
第13章 拜占庭帝國與西方的危機和復興/358
第三部分
新世界格局的形成(1500—1800年) 385
第14章 新邂逅:世界市場的創(chuàng)建/389
第15章 歐洲的轉變:宗教改革與國家的構建/415
第16章 穆斯林帝國/443
第17章 東亞世界/472
第18章 新世界秩序前夜的西方/499
第四部分
世界歷史的現(xiàn)代模式(1800—1945年) 533
第19章 現(xiàn)代化的開端:19世紀的工業(yè)化和民族主義/537
第20章 美洲、西方的社會與文化/567
第21章 帝國主義的高潮/597
第22章 太平洋上的陰影:備受挑戰(zhàn)的東亞/628
第23章 20世紀危機的開始:戰(zhàn)爭與革命/654
第24章 民族主義、革命和獨裁:1919—1939年的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685
第25章 危機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718
第五部分
走向全球文明?1945年以來的世界 749
第26章 冷戰(zhàn)格局下的東方與西方/753
第27章 1945年以來的東歐和西半球/781
第28章 非洲和中東地區(qū)國家的變與不變/815
第29章 走向太平洋的世紀?/840
尾 聲 全球文明/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