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法學大師亞里士多德就提出:“法治優于一人之治。”“法治包括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良好的法律。”亞里士多德的法治理想被一代又一代的法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們所繼承,所呼喊,但法治由理想變為現實則經歷了近兩千年歷程。中國古代思想家也曾提出法治,但法律始終是帝王手中的一種工具。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法治理想和法治實踐是相互制約、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沒有人類對法治的信仰和求索,就不會有現代文明進步的法治國家;沒有人類社會對法治的迫切需要,就不會有現代博大精深的法治理念。盡管各個時代國家的思想家、法學家、只是家門在對亞里士多德這一經典定義普遍接受的基礎上,不斷闡釋、探索、豐富、展開其內涵,求索法治之精髓,發覺法治之價值,但至今法治真諦是什么,仍然是沒有完全解開的法律之謎。我們推出《法治評論》,只不過是探索法治理論的滄海一粟。
《法治評論》是鄭州大學法學院《私法評論》的姊妹篇,旨在與學界同仁共同研究,悟取舍之正道,得法意之真髓,通過對法治問題全方位探討,找尋中國實現法治之道路,為法學研究獻智,為法治建設出力。
司法研究/1
我國檢察機關的檢察權應是準司法權馬嶺/1
和諧社會語境下鐵路檢察管理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姜新國/11
論法治進程中的警察權益保障問題劉琳璘/20
偵查程序法治化構建初論朱良好/30
理論探析/44
試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程及未來走向——以法治理念的遞嬗為線索管偉/44
視角轉換與中國的法律現代性侯瑞雪/53
論我國中央與地方關系法律原則之建構譚波/61
法律解釋權初探魏勝強/72
各科專論/87
論行政責任追究制度的理論基礎——以憲政理論為分析視角錢繼磊/87
中國民法解釋研究述評謝慧/95
轉型社會的和諧精神與憲政建設吳禮寧/114
關于農民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探析趙麗敏/126
法學教育專題/131
中國法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崔自力/131
法科“大魚”的職責郭春鎮/142
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法學教育的不足與完善黃燁/150
法律本科教育應摘下學術的光環李振江/159
對我國法學教育發展中有關問題的新思考王明鎖/164
論社會轉型中的法學教育的轉型楊連專/179
公司法本科課程“應用化學習”教學探討張景峰/187
新人新作/196
法律概念的意義如何釋放?——常用法律方法在法律概念解釋中的張力崔雪麗/196
論法律方法的法治立場李鑫/208
文義解釋與目的解釋的沖突與協調——兼評“上海綠城群租案”孫光寧/221
和諧社會背景下的立法走向王盈/235